6月17日,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工业互联网工作委员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主办,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承办的“从精益制造到工业数字化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我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教师赵冬耀代表学院应邀参加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以“凝聚精益共识,推动融合创新”为主题,汇聚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专家、领军企业精英、灯塔工厂所属企业代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和趋势,分享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探索行业应用创新和生态合作模式,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格局。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培训中心副主任孙楚原作“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行业研究”专题报告。孙楚原表示,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好政策“组合拳”是重要保障,开展多方“团体战”是基本范式,实施创新“攻坚战”是关键任务,坚持融合“持久战”是战略选择,下好人才“先手棋”是根本前提。
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工业互联网工作委员会专家、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卓薇作“工业知识自动化与工业软件组件化”专题报告。王卓薇表示,知识是工业互联网、工业制造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工业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全要素协同智能、自主调控的核心依托。工业知识自动化与工业软件组件化,激活、获取、汇聚工业制造过程知识要素并高效组织与利用,建立多元多层级的工业知识结构化组织与演进机理,打通“数据-知识-软件”的高效转化通道,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知识要素“高效组织、自主获取、演进优化、重用集成”等关键问题,推动工业知识真正在实际生产全过程中高效发挥作用,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入演进发展的关键。
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强作“工匠IT/OT的融合的人才供给之道”专题报告。杨强指出,中国工业互联网的短板,逐渐从缺市场、缺技术、缺政策,转移到了缺乏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领域核心生态伙伴,借助产业联盟在实际生产应用场景中的数据资源优势,结合中软国际在数字化教学应用的能力和经验,联合工业行业代表企业与高校积极展开合作,在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习实训、师资培训、就业服务、课程资源共建、工业产业级实验室、区域产业赋能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全方位推动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与会嘉宾交流环节,我院赵冬耀老师同与会嘉宾探讨了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在高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核心问题。
为满足广东省工业软件攻关工程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落实国产软件替代战略部署,计算机学院扛起使命担当,善抓机遇,积极探索和调研工业软件专业建设和工业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为解决卡脖子问题而培养国家急需的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把广东省建设成为我国工业软件人才高地贡献北理珠力量。
撰稿 | 赵冬耀
摄影 | 中软国际教育
初审 | 蔡培茂
复审 | 代俊雅
终审 | 宋雪梅
来源 | 计算机学院新闻中心
没有附件: